南方+全文刊发我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凌子平文章
3月29日,南方+全文刊发我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凌子平文章《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加快推进中医药国际化》。 文章指出,文化自信既要表现为文化自觉,更要表现为文化传承与创新。当前,中医药振兴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又迎来了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机遇。我们要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加快中医药走出去步伐。文章同时指出古代海上香药之路是传播中医药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一带一路”倡议给中医药国际化带来的重大机遇进行了客观分析,并提出从建立中医药国际化服务体系、补齐中医药走出去人才短板、强化中医药走出去科技支撑、注重中医药文化传播战略研究等四个方面着力,加快推进中医药国际化。 |
文章全文如下:
围绕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这个主题,针对我国乃至全球面临的重大卫生与健康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加快中医药走出去步伐
文丨凌子平
“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中医药学的精髓在于其原创思维和哲学智慧,为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
文化自信既要表现为文化自觉,更要表现为文化传承与创新。当前,中医药振兴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又迎来了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机遇。我们要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加快中医药走出去步伐。
古代海上香药之路是传播中医药文化的重要载体
海上丝绸之路延绵两千多年,穿越范围超过东西方大半个地球的国家和地区。正是经由这条通道,中医药成为传播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
首先,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成为向海外输出中华文明的重要代表。例如,公元562年,吴人智聪携《明堂图》及其他医书前往日本,这是针灸传入日本的开端。公元753年,年过花甲的鉴真和尚第六次东渡日本终于成功,向日本医生传授中药的收藏、炮制、配剂和使用等知识,日本汉医药界一直都把鉴真奉为汉医始祖和“日本文化的恩人”。据唐代《南海寄归内法传》记载可知,当时中医药已开始为印度人的健康服务。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元朝时来到中国,游历遍及全中国,写下了《马可•波罗游记》,许多欧洲人正是通过这本游记,了解到中医药的种种传奇功效。17世纪,中医脉学和针灸理论与技术已传入法国,李时珍巨著《本草纲目》等一批中医药书籍被欧洲许多国家竞相翻译发行。
其次,中药材出口贸易和海外药物进口贸易已成为当时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业务。唐代自开元年间,就在广州设置市舶司,当时有超过300种的中药参加了互市贸易。明代郑和七下南洋和西洋,足迹遍及亚非30多个国家,不仅将大量的中药材输送出去,也带回了许多新的动物和植物品种,如乳香等。明代以后,随着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的南洋移民潮,中药材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中国的大黄、黄连、干姜等中药材经由海上航线输出马来半岛等地。16世纪末,马尼拉等南洋各地区已出现了中药店,在南印度的马拉巴还有很多存放中药材的仓库。另据史料记载,一艘葡萄牙商船所载出口货物中就有朱砂500担、麝香6担、茯苓2000担、樟脑200担,可见当时中药材出口贸易的盛况。
再次,海上丝绸之路对中国医药学的发展也产生了积极影响。很多海外药物被吸纳收入中国的本草著作,极大丰富了中国本草学的内容。例如,唐代《新修本草》中收录了安息香、胡椒、郁金等海外进口的药物,五代时期《海药本草》记载了大量海外与南方各郡所产的野生植物药。此外,还有檀香、降香、肉桂、白豆蔻等很多从海外传入的植物药在岭南地区引种成功,如今已成为岭南道地药材。
“一带一路”倡议给中医药国际化带来重大机遇
早在“十一五”时期,我国政府就将中医药国际化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与中医药现代化并列为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主要方向。2006年,国家科技部、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了《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规划纲要(2006-2020)》,着力推动中医药进入国际医药主流市场,巩固中医药在全球传统医药中的主导地位。
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的《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年)》都明确提出,实施中医药海外发展工程,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扩大中医药对外投资和贸易,提升中医药健康服务的国际影响力。伴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付诸行动和各项政策措施的密集出台,中医药走出去迎来了难得的机遇。
据我国有关方面统计,迄今为止,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组织已经签署86个中医药合作协议,中医药作为国际层面合作的重要领域被频繁地纳入中外首脑会谈的议题;中医药已经传播到世界上183个国家和地区,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数百所中医药院校,海外中医医疗机构接近10万家。另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有103个会员国认可使用针灸,其中有29个国家和地区以立法的形式承认中医,18个国家和地区将中医纳入医保体系;中药在俄罗斯、古巴、越南、新加坡和阿联酋等国家已经进入药品注册体系。2009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成立了中医药技术委员会(ISO/TC249),此后陆续颁布了10余项中医药国际标准。2012年,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传统医学首次纳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代码(ICD-11)。更值得一提的是,屠呦呦研究员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让青蒿素一夜之间家喻户晓,也进一步擦亮了中医药这张充满科学魅力和人文精神的中国文化名片。
加快推进中医药国际化的着力点
围绕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这个主题,针对我国乃至全球面临的重大卫生与健康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加快中医药走出去步伐。
一是建立中医药国际化服务体系。一方面,在坚持WTO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积极推动将中医药健康服务纳入中外自贸区协定谈判的内容,提高沿线国家对中医药市场的开放程度,扩大中医药服务贸易和技术输出规模。另一方面,现代中医药国际贸易应尽快实现转型升级,即从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和技术输出为主。如前所述,中医药学的精髓是其哲学智慧指导下的原创思想和技术。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加大中医药原创思想和服务技术的输出,这不仅有助于中医药健康服务及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推广,惠及更多的人群,而且更适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实际情况,与消费价格昂贵的现代医药形成显著的竞争优势。
二是补齐中医药走出去人才短板。我们要通过出台综合性的政策措施,支持国内有条件的中医药院校开设多语种中医药学历教育,鼓励更多的中医药院校与国外主流大学合办中医药学历教育。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适应对外教育的中医药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临床教学基地建设。
三是强化中医药走出去科技支撑。中医药走出去必须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集中力量提高中医药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肝炎、肿瘤、艾滋病等重大疾病的能力,拿出让世界同行信服的疗效循证,形成一批具有技术原创性、先进性的重大科技成果和科技产品;要按照国际医药界的法律法规,对标世界先进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提高中医药服务产品和技术操作的标准化程度,加快中医药产品和服务技术的海外注册。此外,对中医药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项目和中医药服务技术输出项目,我国各级政府和国家政策性银行要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
四是注重中医药文化传播战略研究。毋庸置疑,中医药走出去,一定要与各国本土文化需求相适应。我们要按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要求,积极探索中医药文化与当地文化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打破中医药技术交流合作和产品服务贸易的文化壁垒;要遵循融通中西、返本开新的文化发展规律,通过创新话语体系和改良中医药健康服务理念及其产品形式,促进中医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要充分利用广东建设中医药强省的良好条件,以互联网+的思维打造中医药健康服务新业态,吸引更多的海外华人华侨和外国友人来广东体验中医药文化的神奇魅力,擦亮岭南中医药品牌。
重磅!广东药科大学“基于云技术省县镇医联体创新与应用”项目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我校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宣讲会
来源:南方+观点频道
编辑:郑欣谊
责任编辑:黄林幸 汪粤